心理輔導學系
本系學制分為學士班與碩士班發展重點乃將研究及教學領域擴展,以心理輔導為發展主軸,課程兼重理論與實作,培養學生實作的能力。從大一探索、定向到大四統整的專業學習環境。
「心理輔導」是什麼?
心理輔導是一個專業科目,應用心理健康、心理學或人類發展的理論和原則等,透過認知、情感、行為或系統性的介入方式,協助當事人發揮個人價值、提升個人成長與發展以及緩解心理困擾。
【心輔系所學生學習與生涯路徑】
【重視教師教學創新暨教材研發】
本系教師重視教學創新暨教材研發,以特定諮商理論取向課程為主軸:包含認知行為治療、遊戲治療、伴侶與家族、修復式正義、生涯諮商、職場及員工諮商、醫療照護諮商等,提供學生多元專業探索。
教師 |
教學創新暨教材研發或教學實踐 |
邱發忠主任 |
心輔產品實作融入創造心理學 |
洪瑞斌教授 |
職場健康心理學 |
高旭繁教授 |
愛情心理學 |
黃政昌副教授 |
心理評估在諮商中的應用 |
王孟心副教授 |
遊戲治療理論與實作教學創新 |
管貴貞副教授 |
以翻轉教學和即時回饋融入輔導原理與實務 |
梁淑娟副教授 |
家事調解知能暨實務教學創新 |
陳祥美副教授 |
應用修復式正義在犯罪預防與矯治 |
楊惠卿助理教授 |
反思及體驗教學的心理腫瘤學 |
【鼓勵學生申請科技部大專生專題研究計畫】
本系積極鼓勵學生申請科技部大專生專題研究計畫,培養心理輔導學術研究預備人才,搭配「心理輔導計畫寫作入門」課程,俾儘早接受研究訓練,體驗研究活動、學習研究方法,並加強訪談之能力。歷年來,皆有學生投入大專生專題研究計畫,進而就讀國內公私立大學心理諮商系所。
學生 |
研究主題 |
郭俐吟 |
傳統男性的情緒壓抑行為模式在婚姻家庭關係中之影響與轉化 |
卓晨怡 |
親密暴力社會案件對於年輕女性之於親密關係概念之影響 |
鍾婷羽 |
情緒創造力對僑生學習動機和學業投入的預測作用:以學業情緒為中介 |
鄭凡宇 |
已婚男同志的伴侶關係與支持系統之探究 |
鄭 揚 |
男性街友的依附經驗之探究 |
郭又嫙 |
大專學生對病人自主權利法的認知態度與行為意念之研究 |
朱家惠 |
無預期的再見:班級經歷學自殺後的調適歷程 |
方匯榕 |
子女面對父母外遇之悲傷及調適歷程研究 |
許諾 |
大學生生活壓力與學習倦怠之關係:以學業心理資本為中介角色 |
張懷安 |
面對無常的智慧-高齡者生命意義感與死亡焦慮之探析 |
袁筱涵 |
自我控制與幽默感、創造力之相關:以不執著為調節變項 |
陳慧瑩 |
僑生之情緒創造力與創造力表現,以情緒智力為中介變項 |
蔣惟恩 |
來不及道別---喪父後復原歷程探究 |
胡庭瑜 |
毛小孩家庭生活經驗與互動關係之探究-以寵物狗為例 |
林采彤 |
心理助人工作者臨終關懷之經驗探究 |
【遴聘業界專家協同教學】
本系每學年開設3~4門業師協同專業課程/工作坊,邀請實務領域之工作者,帶領本系教師及學生在課程中互動學習與討論,連結職場上的社會變遷與脈動,讓師生均能更從多元面向瞭解心輔職場變化。
【透過系學會活動及學長姐制度增加互助】
系學會協助全系家族運作,促進同儕凝聚,感受幸福(心輔)的美好。